作为新闻行业试水VR的先驱,《纽约时报》于本周二又一次扩张了其虚拟现实业务,打算以日常360°虚拟现实报道来丰富其每日新闻递送,推出了一个日更的VR视频新闻产品“每日360(The Daily 360)”。这也是世界主流新闻媒体第一次日常360°沉浸式报道的尝试。 财大气粗,VR新闻也能日常化 由《纽约时报》总编辑部的VR团队负责运行,驻世界各地的时报记者和摄影师将会创建每日360°视频报道。这个系列首日推出的视频拍摄地为饱受战争蹂躏的也门,时长70秒——位于也门萨那的一个高档接待大厅被沙特领导的空袭摧毁,超过100人丧生。《纽约时报》去年开始踏足虚拟现实领域,推出了NYT VR 应用,给周日版订阅用户发出了100万个谷歌纸盒VR眼镜,让他们率先体验“沉浸式报道”的奥妙。去年12月,《纽约时报》发布了第一个完全自主开发的虚拟现实项目,今年春天图像和技术部门也制作了他们的第一部VR影片。为了推广这个新项目,《纽约时报》在宣传上也下了不少力气:不仅在各个产品上发布了项目声明,还专门撰写了使用指南,并把第一日的VR视频放在了网站主页头条的显著位置上。使用如此多的资源来推广宣传也是有原因的,毕竟大部分读者对VR的概念仅是“听过而已”。《纽约时报》虚拟现实业务编辑山姆·多尔尼克(Sam Dolnick)在今年5月份称:“(我们)并不指望VR应用的用户会有像主应用用户那样高的依赖度与使用率。”因此,除了之前推出的VR应用之外,The Daily 360的视频也会发布在《纽约时报》的主app和主网站上。 目前美国总统大选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The Daily 360最近也会专注于大选的冲刺阶段。而大选结束后,《纽约时报》计划引入其他领域的VR报道。今年春天多尔尼克也表示过,时报希望尝试不同了型的虚拟现实影片。 我们仍持续关注目前的大事件(大选),但将来也会做体现世界各地不同风格与文化的VR视频,毕竟我们是“包罗万象”的《纽约时报》。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有一个“冥想式VR”的试验,素材都是关于一些美景的单拍、无修剪视频。或在牙买加的海滩看日落,或在加拿大的瀑布漂流——没有“新闻”发生,但你在VR的效果下会感受到真正的心旷神怡。 不怕爆炸,携手三星搞VR 《纽约时报》并非以一己之力推出了这个VR视频项目,三星公司是该项目的技术合作伙伴。后者为时报驻世界各地的记者提供Gear 360°相机和其他相关设备。而这一革命性的项目内容不仅会在《纽约时报》的平台包括主页、移动应用和VR应用上应用,同时也会在三星自己的VR平台上展示——该公司本身有着优质的虚拟现实内容服务。此外,三星公司还将在该公司的纽约旗舰店建立一个The Daily 360特别体验区。 尽管深陷note7爆炸丑闻,三星的技术实力仍不可小觑,这也是《纽约时报》与其合作的重要原因。“虚拟现实报道不仅会让人身临其境,它还可以打造一个读者与媒体之间持久的同感连接。三星电子美国首席营销官马蒂厄(Marc Mathieu)表示,“在与《纽约时报》的合作中,我们希望通过三星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来展示360°视频如何使世界上最重要的新闻报道更丰富、更实用、更人性化。” 最近互动广告局(The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Bureau)的一份报告称,360°视频的逐渐增加,是虚拟现实发展成为主流营销渠道的关键一步。《纽约时报》与三星公司的技术、内容和分发手段互相依赖,确实是一次革命性的合作:一方面,三星解决了VR新闻所需的重要设备和技术问题,也贡献了自己相对成熟的平台;另一方面,《纽约时报》拍摄的视频也能丰富双方的平台内容,更给销售不佳的全景相机Gear 360做了一个大广告。 三星Gear 360 新闻行业里程碑?挑战仍重重 在过去的一年里,《纽约时报》可谓是VR新闻报道的先驱,其发布的反映难民状况的VR影片“流离失所(The Displaced)”还获得了戛纳广告节的大奖,可谓给VR新闻开了一个高门槛的头。 “去年我们只是开始了VR新闻的体验,并推出了数十个VR视频。但现在是时候让360°视频像文字报道与交互新闻一样常见,并成为日常新闻报道的一部分了。”时报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营收官莱维恩(Meredith Kopit Levien)称,“有了三星公司的技术支持,我们在报道世界各地新闻时,终于能让全球读者真正意义上感受到‘我之所感’。” “从雪崩(Snowfall)到流离失所(The Displaced),屡获殊荣的VR影片也照亮了VR新闻的路,而《纽约时报》一直是数字视觉报道领域的佼佼者。”时报执行编辑巴奎特(Dean Baquet)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不论是在竞选活动现场,在阿勒波(叙利亚城市)前线,还是在时装周前排,The Daily 360都会让读者与我们一同见证。” 这一合作是否会让新闻行业进入一个新时代?将现场情况毫无保留地展现给读者又是否会影响其本身的思考角度呢?新技术当头,记者与编辑的引导和解释仍然至关重要。在这里,“解释”的过程只能依靠记者摄影师了——而第一天的也门空袭视频,正是由获得过普利策奖的摄影师Tyler Hicks和记者Ben Hubbard完成的。 《纽约时报》VR事业的新一步也面临着挑战。对于没有高级设备的读者来说,体验或许没有那么精致;上周移动视频应用Vine的倒下,告诉我们用户使用率有多关键;每天一部影片,较短的生产时间也会影响质量和主题…但是,身为大报,直面这些问题的魄力还是有的。 或许报纸最终不会死,因为聪明的报纸会获得新生。 |